科技的進步推動醫療的進展,亦使皮膚科學與美容醫學水準突飛猛進,尤其表現在多樣化的皮膚雷射科技。在利用雷射光電科技處理皮膚問題時,若對這項治療方式有基本的了解,應可協助大家與醫師之間的溝通。
雷射(laser)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the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縮寫,亦即經過激發放大強度後的光線,因此又稱為「激光」。光線可視為由無數個「光子」(photon)所組成的能量體,構成一般光線的光子為散亂排列的形式,猶如廣場上漫遊的民眾,而構成雷射的光子則具有嚴密的一致性,猶如訓練嚴格的軍隊。所以在相同能量(光通量)的情況下,一般燈泡的光線只會讓人感到明亮、灼熱,但雷射光束則具有相當的破壞性。雷射的光子是由能量系統藉由工作介質(laser medium)所形成,之後這些光子便於光腔(optical cavity)內來回振盪數百次,並產生共振,最後形成高強度的雷射光束,最後穿出共振腔,所以具有一般光線不及的能量特性。
皮膚雷射的治療原理
愛因斯坦在1917年即提出了雷射原理的論文,但直到1959年,Theodore Maiman才以紅寶石為工作介質材料,製作出歷史上的第一部雷射機器。自1963年起,紅寶石雷射開始運用於治療皮膚疾病,例如基底細胞癌。之後的二十年,則以氬氣雷射治療血管瘤、以二氧化碳雷射氣化表皮與真皮層的疾病,但其熱傷害常造成肥厚性疤痕與皮膚色素異常,影響病灶的美觀。在1983年,哈佛大學兩位皮膚科醫師R Rox Anderson與John A Parrish提出「選擇性光熱分解」(selective photothermolysis)理論後,皮膚雷射醫學才展開大幅的發展。
皮膚組織有三種雷射作用的目標,稱為「載色體」(chromophore):黑色素、氧合血紅素,與水分子。每種標的物各有合適的吸收波長,故可選擇相對應雷射來將它們破壞。皮膚的各種構造具有不同的「熱緩解時間」(thermal relaxation time),亦即組織吸收能量昇溫後,在未傳導熱量至鄰近組織的情況下,90%的組織立即降溫至最高溫度一半所需之時間,此時間約與組織直徑平方成正比。標的物暴露於雷射光束的時間稱為「脈衝寬度」(pulse duration)。每單位面積接受的雷射能量稱為「能量密度」(fluence)。若以特定波長,能量密度充足的雷射光束,以小於或等於標的物「熱緩解時間」的「脈衝寬度」照射皮膚,則可選擇性地以熱能分解標的物,但不使這些熱能釋放至周圍的組織,減少不必要的傷害,此即「選擇性光熱分解」(selective photothermolysis)的治療原理。
雷射治療的注意事項
在雷射治療前,若有使用口服維生素A等影響膚質的藥物,應向醫師說明。
在治療前,應清潔皮膚,不可化妝,並可塗抹局部麻醉藥物,減少治療時的疼痛感。
雷射是高強度的能量光束,破壞力強大,須特別注意治療時的安全,尤其是眼睛的保護,因此在治療時,須適時使用適合的眼罩與護目鏡。
治療過程中,雷射光束撞擊皮膚時會產生有如橡皮筋彈到或是燙到的輕微的疼痛感。
雷射治療後,若有磨皮等開放性傷口,可塗抹抗生素藥膏即可,或直接貼上人工皮。並可立即冰敷,緩解皮膚疼痛,且須注意防曬,可使用深黑色洋傘或衣物遮陽,並配合使用防曬品。
諮詢專線:22617000#220
文取自 @ 皮膚科 王修含醫生 :: 痞客邦 :::
淨膚雷射
坊間亦稱柔膚/陶瓷/白瓷娃娃雷射。
此類治療屬於新一代Q-開關金女雅各雷射(波長1064nm)之應用,使用機器期大光點、低能量的參數來改善各種膚質問題,但目前尚無嚴謹的大規模臨床研究報告。此類雷射效果溫和而緩慢,需多次療程,因個人膚質不同療效也不同。
淨膚雷射適應症
膚色不均、暗沉、毛孔粗大 、粗糙等。
淨膚雷射注意事項
(1)曾有局部麻醉藥劑或外用藥膏過敏的患者請於術前告知醫師。
(2)治療前兩週停止使用A酸、去角質或果酸換膚等臉部保養,並避免過度日曬。
(3)治療後,皮膚會出現輕微泛紅及灼熱感,加強治療部位會有局部皮下出血搬或結痂的情形產生,出血斑約5~10天褪去 結痂的痂皮,約1周左右會掉落,不可將他摳落,應讓其自然掉落,避免留下疤痕或色素沉澱。
(4)治療後偶爾會有水疱或輕度皮膚破皮現象,請依醫師指示照顧傷口,如有需要須回診做進一步處裡。
(5)術後加強防曬,以防反黑(即雷射後色素沉澱)。
(6)避免可能造成感染或刺激皮膚之行為,例如:做臉、敷臉、去角質、塗抹刺激性保養品、泡溫泉等。
諮詢專線:22617000#220
文字來源:
脈 衝 光
脈衝光唯一整段的高能量多波長(420~1200nm)的光療法,醫師依專業選擇不同波長及能量範圍,不同病灶由吸收不同波長可達到治療或改善的效果,臨床上為避免副作用常需多次療程。
脈衝光美白淡斑IPL-美容教主所推薦美白淡斑!
想利用醫美技術保養肌膚怕疼痛?就算不怕痛感,也怕會有短暫的修復期? 如果有上述困擾的妳,光澤診所推薦有「午間美容聖品」之稱的脈衝光(IPL)
脈衝光(IPL)屬非侵入性,治療後可立即上粧,皮膚美白雷射的好選擇,受到上班族的喜愛,更是醫美中心入門的基本療程。
脈衝光比雷射溫和,卻涵蓋所有常用的雷射波長,可為個人膚質做調整,進行全面性改善多種皮膚問題,尤其對淡化斑點及均勻膚色後呈現的皮膚美白效果顯著。
脈衝光療法(IPL)是介於自然光與雷射光之間的一種綜合光波,具有完整的光譜,優於雷射不可改變的光波,也可說是溫和的綜合型雷射。
它混合了多種雷射的光束,是一種多波長、高能量的脈衝式閃光,具有完整地光譜,波長560~1200nm脈衝強光(如:銣雅鉻雷射1064nm, 亞歷山大雷射755nm, 紅寶石雷射694nm, 染料雷射595nm),故可為個人膚質做調整。
利用非侵入性的治療深入肌膚活化細胞,由內而外漸進式的改善膚質,促進膠原蛋白增生,可以針對色素斑、血管擴張、毛孔粗大、細紋、鬆弛等多種皮膚問題,進行全面性的改善。
▲ 除皺
脈衝光可促進真皮層膠原蛋白與彈性纖維的再生,可以撫平細紋、縮小毛細孔、改善鬆弛現象。
▲ 除斑&提亮膚色
曬斑、雀斑、老人斑…等“表面淺斑”可利用強力脈衝光均勻膚色,改善膚色暗沈。
▲ 消除血管病變及改善黑眼圈
脈衝光療法(IPL)可以收縮表淺血管,改善臉部潮紅、血絲。對於黑眼圈也有不錯的改善效果。
▲ 改善色素沉澱及痘疤
脈衝光療法(IPL)治療後可以加速皮膚的新陳代謝,促進痘疤及色素沉澱的快速淡化。
需經過醫師診察後選擇對應皮膚瑕疵問題的適當波段及照射時間,才不會對瑕 疵問題範圍以外的皮膚組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治療時間
強力脈衝光比雷射溫和,約需連續5-6次,每次間隔3-4週 的完整治療,才能達到明顯改善效果。如果是淺表斑點(如雀斑),在進行1-2次的治療後就可以看到一些改善的。若進一步想縮小毛孔和緊緻肌膚,建議 需5-6次連續治療。
脈衝光療法適應症
主適應症
●細紋、毛孔粗大
●肌膚老化、鬆弛無彈性者
●膚色不均、膚色黯沉
●色素沉澱
●青春痘痘疤
●黑斑、曬斑、雀斑、老人斑(表淺層斑)
●血管擴張
●黑眼圈
【療程前注意事項】
●治療前一個月內請勿過度日晒、進行日光浴或是spa。
●治療前一週內勿施行雷射、磨皮、果酸換膚等治療。
●若有光敏感病史、皮膚病變或、免疫系統異常或是懷孕、服用特殊藥物的人,可以先諮詢醫師意見再進行療程安排。
●正在發炎、化膿中、有多處傷口的皮膚較不適合此一療程。
●使用診所的外用退斑膏,建議停1星期後再開始療程。
【療程後注意事項】
●皮膚會有些許微紅、微灼熱感,這是正常現象。數分~數小時可以漸漸退去,如仍感不適可以視情況冰敷鎮定,或是安排回診檢視。
●部分客人會有輕微類結痂(為脈衝光的光熱作用使黑色素產生輕微結痂),一般於3-7天左右逐漸脫落,即可達到淡斑美白功效,請勿自行摳抓剔除。
●治療後,皮膚短暫接受大量熱能,會感到較乾燥,請加強保溼。
●加強防曬仍可以外出活動,建議使用SPF30~50以上的防曬。
●建議光療治療者,光療治療後約一小時,可以搭配保溼導入療程,加強補水修復的保養。
諮詢專線:22617000#220
文取自:http://www.dr-shine.com.tw/p2-treatment-detail.asp?cid=1&tid=53&nid=121